自我意识分哪几个阶段(意识的三大阶段)

2023-10-30 06:58: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自我意识分哪几个阶段(意识的三大阶段),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我意识分哪几个阶段

识知阶段

假设我们不认识狗,我们第一次见到狗时,我们对狗这个事物的识知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因为我们是第一次见狗,我们对狗没有一点认识,假设我们只能看一眼,注意力来不及仔细观察我们感兴趣的地方。这时候让我们回答我们看到了什么时,我们可能会回答看到一只动物。这说明我们在一瞬间就分辨出我们见到的东西是一个动物。我们以前说过我们对时间有一个分辨极限,比如如果我们的分辨极限是一秒,那么在第一秒和第二秒之间发生的事我们是识知不到的。那么这个我们对狗的识别是在这个无意识的时间段内完成了识别还是在图像在我们大脑生成后牵引出动物这个识别结果。对于前者的识别过程,我们假设在我们无意识的时间段内有一个更快扫描过程,扫描的同时逐步建立起动物这个概念。后者的过程就像神经网络的原理,图像与概念就是一个映射关系,图像显现了,概念就同时显现了。支持第一种说法的依据是如果我们设置几个我们观察的时间,比如狗的像在我们眼前闪现的时间是0.5秒,我们看到一个模糊的虚影,可能只能记住几种颜色,这时候我们给出的识别结果是它是一个物,当我们把闪现的时间提高为一秒,我们可能能看清狗的大致轮廓,所以我们的识别结果是它是一个动物,当我们把闪现时间提高为更长时间,我们辨别出它是一只狗。这说明我们看到的事物的像其实是许多像叠加的结果,(因为我们在一瞬间能见到的只是一个模糊的像,通过相同像的叠加我们能看到一个清晰的像。这其实真正的原因可能是记忆的速度跟不上,就像照相机如果连续拍照太快,存储速度太慢,就会出现拍摄的照片丢失或重叠而失真。)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识知也是一个反复识知不断更新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类比于深度神经网络。支持第二种说法的依据是当我们被要求回答自己的识别结果时,我们有充足的时间从记忆的画面中直接推断出是什么以及该用什么来描述。在我们眼前的像未清晰之前我们只是记录像并通过叠加让像更清晰并不进行识知,当我们在0.5秒被提问的时候,我们脑中的像是模糊的,我们就根据模糊的像做出了识别。到底哪一种描述了真实的情况呢?我现在还不能证明。

边界分别与执念

为什么我们一见老师就发慌,为什么我们一遇尴尬就掩饰?当我们识别出自己见到的事物是老师时,过去的经验和认识会加入进来形成喂狗反射。以前我们被教育见到老师要礼貌,如果不礼貌要被老师嫌弃的经历导致我们见到老师就发慌。(这其中其实还有一个更细的机制,即事物与我们的感受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在以后我们进行详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参与影响的过程主要有两方面,第一个角度是从我们见到像到识别出老师这个事物这个阶段,比如小明打了小刚,有的人将其判断为玩闹,有人将其判断为报复。这在于我们对玩闹和报复两个概念的边界认识不同。因为我们对概念的边界认识会直接影响我们对事物的下意识判断(这个过程也需要单独讨论),所以要想获得对事物正常的反应,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概念进行重新划定边界。划定边界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的过程。概念的边界是如何产生的呢?以朋友这个概念为例。有的人接受能在一起玩就是朋友,有的人接受只有长时间的互相了解才是朋友,有的人接受只有愿意帮我们的人才是朋友,有的人接受人根本不需要朋友。虽然朋友这个概念的边界受教育影响,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我们是否愿意接受这个边界。我们觉得合理,符合自己的真实体验,我们就接受。因此我们重新划定边界时不仅在于证悟边界设置的合理性,还需要真正的践行体验让自己接受。所以对于老师这个概念,如果张某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在见到他的时候并没有把他归类到老师这个概念中,我们也就不会对他产生老师这个概念带给我们的发慌的感觉。

第二,由于我们的识别过程中包含多次使用过去经验与认识的过程,这是我们对一个事物产生执念的根源,每个被识知到的事物都对应着一个由于过去经历和认识决定的反射结果,这导致我们对一个事物的执念。当我们把这些反射结果当做是不变的或者规律性的对待时,一旦遇到变易,我们固有的印象,也就是我们认为的这个事物的存在意义就会与我们实际遇到的事物产生矛盾,从而给我们造成困惑。比如对于老师,我们在小时候体验到的老师给人的感觉就是严厉,总是批评我们,还要求我们对他有礼貌,不跟他打招呼他还生气。因此后来当我们识知到老师的时候,我们认为老师的存在意味着严厉,束缚等。但老师是一个变易的事物,如果我们遇到一个新的老师,和蔼可亲,不再要求我们很多,我们在遇到这个新老师时,心中就会产生困惑,我们想要与新老师亲近,但是我们脑海中一出现老师这个概念就会立刻产生原来的那些存在意义。新的印象不能替换旧的印象,是因为旧的印象中具有让我们拒绝接触的因子,我们不像以前那样接触新的老师,旧的印象就无法被替换。因此对任何事物不留存执念的关键就是一定要重新完全接触,体验,才能摆脱旧执的束缚。当我们识别出老师时,我们首先应该知道我们觉知到的老师的存在意义都是变易不实的,不应固持。这些对事物意义的设定都是我们过去经验的结果,就像狗不吃饭我们就打他,它到点不吃饭就会认为要被打,我们应该知道我们跟狗一样,多次这样的经验后我们就觉得这是恒常不变的,即使后来我们不打它了,它依然能够识知到这一点而感到害怕。

那么我们对一个事物的固有印象是怎么跟事物联系到一块的呢?比如我们遭遇尴尬就会觉得会被人笑话,从而想要掩饰。尴尬与会被人笑话,轻视是怎么联系到一块儿的?比如我们在课堂上读书读错了,有的同学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有的同学会觉得尴尬。那究竟谁的看法是正确的呢?读错书是很多人都会犯的小错误,但是如果被人听到,有些人笑笑而已,有些人却抓着这个小毛病大做文章。比如两个人吵架的时候可能就会拿这件事对我们鄙视。有的人正是看到了这部分人的表现才将读错书看作会受到鄙视的证据,有的人将那些只是笑笑过后就忘了的人的表现当做读错书不会遭到鄙视的证据。这表现了,一个人对轻视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我们对某个事物的存在意义判断。也说明一个人身处环境的不同,周围人个性的不同会让我们经历产生不同,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有很大差异。有些人因为其他的一些执念,喜欢用世界是险恶的来揣度遇到的事,有些人喜欢用世界是善良的来揣度遇到的事,看待问题自然会有差别。当然最好不要执着于任何一方,因为本身读错书会不会被鄙视就是一个变易的事物,我们不能把它当做不会被鄙视也不能把它当做会被鄙视,因为这两种观点都会错把变易当不变。

思考阶段

在识知阶段结束后,我们产生了一些生理反应,或者说是一些感觉,比如当狗对我们狂吠时,我们在识知阶段结束后感受到了恐惧,然后我们就进入下一个阶段,我们希望消除这种难受的体验,当我们的意识中形成了如何消除畏惧狗的疑问时,对于这个疑问又经历了一次识知过程(识知过程指代识知阶段的所有过程的总和),此时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我们知道方法,第二种是我们不知道方法。我们知道方法时这个识别过程是完整的,看起来是我们的大脑进行联想得来的,实际上过程跟上一阶段的一样。当我们不知道方法时,我们很快就会识知到自己不知道方法,基于对方法的未知又会经历一个识知过程,这一过程下动用的我们过去的经验与知识宏观上使我们每个人看起来不同。有的人面对未知就会搜寻大脑,这时的过程才是真正的联想过程,它描述了我们从未知变到有知的过程。事实上联想回忆已经算是行为了,但这只是实现最终目标的中间行为,所以我们把它归为思考过程。在思考过程中因为有中间行为的存在,我们可能经历的识知过程有很多,在这一阶段结束时会形成一个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对应着要完成一个实际的行为。所以我们下一个阶段可以称为准行为阶段。(我们后面对思考阶段的详细分解可能跟当前的理解有不同)

准行为阶段

这个阶段的起点是对如何消除畏惧狗的心理这个疑问的解决方案,经历过上一阶段后,我们相当于通过思考过程将我们最初的欲望进行了转化,转化的结果成为一个指向性更清晰的欲望。新的欲望直接指导我们完成一个行为,比如我们对消除畏惧狗得出的解决方案是对着狗大吼一声。在准行为阶段,我们识知到自己要对狗大吼一声时,我们基于对狗大吼又会经历一个识知过程,这个过程中过去的经历和知识又会加入进来,我们识知的结果是我们可能被狗咬,因此此时这个过程虽然利用的是过去的经验和认识但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预测过程。这个过程以及其他很多过程都因人而异,可能有些人缺失这个过程,会看起来做事不管不顾,不考虑后果。如果没有这个预测过程,我们几乎会直接进入行为阶段,生发相应的行为。很多时候我们想做但没有实际行动就是在准行为阶段多出很多识知过程。比如因为识知到懒惰,识知到畏惧,从而打消了行动。实际上欲望和行为之间并不存在动力,只存在阻碍力,而阻碍力描述的就是这些多出的识知过程。

至此,全部的识知过程分析完了。

意识的不可描述性

虽然我们把我们的意识过程分为三大阶段,每个阶段又至少有一个识知过程,但我们如果细分其实还可以继续分,如果继续延伸还可以将意识过程继续拉长,如果把原先的概念继续用意识过程观察还可以得出很多结论,但这样的研究是无止境的,因为我们用语言是无法准确描述大道的,我们用爱好厌恶欲望认识来描述大道,能够触探到它的部分本质,用意识的三大阶段描述大道也可以触探到它的部分本质,但我们永远无法准确描述它。我们能够看见到它,但一旦我们想要描述它就会因为语言的限制而不能准确把握它。也就是我们可以意识到我们说的话是在描述道,但是我们知道我们用尽所有语言也无法把它描述完整。举个语言限制我们的例子。比如我们在初期描述想要解决而无法解决的事情用压力区事件描述,从而我们推论出很多道理,后期我们研究欲望,建立欲望生长树理论,压力区事件可以用欲望生长树中的枝干欲望来描述,但我们不建立欲望生长树理论根据压力区理论就难以推论出很多只有欲望生长树理论才能推论出的结论。建立欲望生长树理论后我一直用这个理论寻找支撑行为的动力,因为我一直苦恼于我们认为对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这个问题。但一直得不到答案。现在通过对意识的观察建立起的意识三大阶段理论发现根本不存在动力这个东西,行为和意识是一致的,没有表现出行为是因为我们意识过程中增加的识知过程成为了我们最初欲望与期待行为的阻碍。这三个理论其实都描述了大道但因为使用的描述语言不同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在欲望生长树中我们认定欲望和行为之间存在的是一种动力,但在意识三大阶段理论中我们认为欲望和行为之间存在的是冗余识知过程。从而可以看出语言可以限制我们的思维。所以有神论和无神论也许只是我们语言系统携带的假象,在佛经中如果没有三世因果理论我们感受不到世界上有神存在,我们会觉得佛经讲的就是让人得解脱的方法,但有了三世因果理论就会让我们以为自己的灵魂是不灭的。三世因果描述的是在万物变化的中间有一个始终不变的东西,我们所做的事会在我们身上留下叫做业的东西,它是我们行为的果也是我们行为的因,为了描述这种关系,我们使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描述因果循环。因为这样的一套语言本来只是为了描述道,但是却带给我们一种有神论的感觉。

现在看来虽然我们能从分析意识中获得爱好厌恶欲望认识妄想执念等的解释,但实际中我们得到的启示都是差不多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有名字的差别,所以说佛经中说佛法都是平等的确实有道理。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