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行为心理学范例6篇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情感行为心理学范例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情感行为心理学范文1
一、学生冷漠情感形成的原因
少年儿童的心灵原本应是最纯洁的净土、最丰富的世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其冷漠现象的出现呢?
1.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出现了形形的人与物,社会失范行为大大增加,盲目自利的人生使一些人不再有真诚的感动、奉献的情怀,更不再想理解他人,国家意识、集体意识、互助和奉献精神的削弱在一些人身上时有体现。社会上的不良思想意识和行为也必然冲击着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行为。
2.学校因素影响。学校作为小学生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存在的一些不良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冷漠心理的形成。主要表现在:(1)德育方法简单死板,大多以灌输代替自我内化,摆花架、走过场;(2)一些教师存在着应付差事的想法,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照本宣科、呆板乏味,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充耳不闻,我行我素;(3)一些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导致某些学生心理的畸形发展。
3.家庭因素影响。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成为全家关注的重心,易形成孩子在情感上只知获取、心中无他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还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能以身作则,甚至直言不讳地告诫子女“人善被人欺”等人生戒条,受其影响,一些学生对“不谦让、不为别人着想”习以为常,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得越发突出。还有些家长信奉“棍棒教育”,孩子稍有差错便是棍棒相向,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使孩子的情感日渐冷漠。
4.自我因素影响。独生子女的特点使一些学生养成了“一切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难以沟通,从而产生隔阂,对人冷漠,不重视与集体、他人的交往;还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受不得半点委屈,心理承受能力差,于是采取了冷漠疏离的态度。
二、以爱传递温暖,用心去除冷漠
“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善良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永远无法弥补。”(苏霍姆林斯基语)是啊,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我们怎能眼看着一朵朵娇嫩的花朵过早地枯萎?怎能眼看着一颗颗纯真的心灵冰霜冻结?改变学生日趋严重的情感冷漠现象的力量只有一个,那就是——爱。
(一)奉献师情,以爱引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如果缺少感情,教学就会苍白无力。因此,是否能够奉献作为教师的真实感情,是情感教育的起始环节,也是情感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1.激情——撞击心灵。教学中,教师用激情去感化学生,把传授知识和情感培养融于一体,在师生交流情感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交流情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激情。只有用热情、激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才能使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学生脑海中的情感世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2.柔情——走近心灵。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面对朋友特别是挚友的时候,我们可以无话不谈;而与关系一般的人谈话,往往“话到嘴边留半句。”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有一定的心理距离。如何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呢?我提出并奉行“阳光工程”——教师的脸要充满阳光,心里要充满柔情。找学生谈心,无论学生成绩如何,都要柔情脉脉,这样学生才愿意对你敞开心扉,吐露真言;教师就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因人施教、对症下药,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3.真情——感化心灵。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只有教师给学生以真挚的情,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学科渗透,以情激情
情感教育不是靠理性的灌输,而是靠心灵的感受。我们须抓准各个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让学生读书明理,不但“知之”,而且“好之”、“乐之”。
(三)移情训练,以情促行
实施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因此,移情训练,以情促行,是德育效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后续教育工作中承上启下的环节。我们在工作中,应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机,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移情训练,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实,学生良好情感的形成还离不开家庭、社会方方面面的教育。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我们的爱会如暖暖的春风,沁入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情感行为心理学范文2
一、对班主任情感管理的艺术界定
班级管理艺术是一种抽象化的东西,并且还是指一种有效管理活动的推广及升华,也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演绎。中学中班主任的管理艺术来自于管理实践,它是班主任管理工作实践的基础,是人们普遍认同的管理经验及操作技术。班主任艺术化是管理工作中师生的心理共鸣,能够对管理行为产生的认同及接受,此外,艺术化的班级管理是班主任长期工作中形成了一种工作习惯,是科学性及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二、班主任情感艺术管理的具体做法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中曾说:“感人心者,莫显乎情”,班级中班主任的情感管理是通过自身诚挚的轻易,提高和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用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心里需求,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情感管理的特殊性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潜在的热情,并积极且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情感管理最基础的理论依据是坚持以人为本,在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中,强调人是管理的出发点,也是管理的归属点。具体而言,积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将认为因素放在发展的首位,力求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管理艺术。情感管理作为一种柔性管理,通常是利用非强制性的影响力,使得在人们的心中产生说服力,它将有效地组织意志积极转变为自觉行动管理。班级中“以人为本”的管理,能够坚持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坚持以人为本在指导思想上强调人性的满足,用来达成及推进人性满足为管理发展的最终目的,它在具体的管理中激发强调管理者的主动性及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平等的交流,使得沟通、互动达到管理的和谐统一。
(2)尊重学生耐心地与学生进行交流
中学班主任扮演的是相当重要的组织者身份,班级的有效管理需要在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中增强纳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内心深处的教师管教,帮助学生树立独立的人格魅力,并且能够充分地利用情感元素对学生进行感化。对于班主任而言,情感关怀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并且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此外,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对于教师而言,应当尊重学生,能够充分地赢得学生信任,让学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帮助,并将自己心目中的想法及需求告诉老师。
(3)及时地对学生的情绪进行疏导,提高学生自信心
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利用情感元素。如:班主任在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排解不良情感。此外,中学学生正处于发育期,其思想容易发生一些变化,为此,班主任利用情感元素,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避免学生由于心理及思想问题影响学习,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理念。除此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学生的情绪进行疏导。
(4)教师应当抒发正面的情感
中学班主任的行为对学生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影响。为此,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需要正确抒发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正面情感,用来维持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应当克制住自己的负面情感,需要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生,还需要重视及关注学生,对学生的表现基给予认可及肯定。管理中,需要积极发挥班主任的情感,引导学生乐观地面对挫折,并且用正面的情感去吸引和引导学生。换言之,中学班主任可利用暗示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励,与此同时,班主任积极发挥个人的人格魅力,并表现出积极性、乐观性,并对学生传递出正面情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体验。
情感行为心理学范文3
论文摘要: 情感本身就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而加强高职高专学生的情感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高职高专学生情感缺失的原因,探求了建立和培养良好情感教育的途径,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当代情感教育理论指出,情感是个体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的适应机制,认识发生的动力机制,行为选择的评价机制,生命的享用机制”。因此,情感本身就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有着其他心理素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高职高专学生即将面临的是就业、人际关系的心理压力,若在校学习期间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将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都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这个时期是高职高专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就显得更加重要。
在校期间,教师通常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使学生在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作为教育者,必须充分地认识和了解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心理指导。有效转化学生的不良心态和情感的缺失,为将来就业、走向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基于此,本人探求了建立和培养良好情感教育的途径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一、情感缺失的原因
很多高职高专学生在中学阶段由于学习基础差而常常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指责和抱怨以及成绩好的同学的轻视,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心,认为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低人一等,内心有一种失落感和自卑感,缺少一种学习的动力。再加上中学阶段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他们往往厌学,没有进取心,知难而退,对自己的前途没有计划,没有求知的愿望,缺乏求知感和求美感,最后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就业压力的过大,导致普遍存在悲观消极的心理。就此现状而言,从高职高专学生入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就要对他们加强情感教育,采取相应的方法,使情感教育渗透在每个教育教学环节、教育活动中,进而使学生毕业后,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建立和培养良好情感教育的途径及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强高职高专学生正确的情感教育。首先学生的情感的发展应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实现,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发生变化,走向新的高度。其次学生的情感发展需要学习。通过学习,人才能控制情绪,对自身的情感有正确的认识,作出恰当的评价。正确的情感教育的建立和培养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通过课堂教学来加强情感教育
课程是引导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桥梁,而课堂是载体。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和建立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氛围,渗透正确的情感教育。如数学课中进行的情感教育,在数学课上有针对性地渗透审美知识,使学生树立任何事物都能提炼出美的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求美愿望,获得愉快的情感体会,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总而言之,数学课是一块情感的绿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情理结合,倾注自己的情,倾注自己的爱,才会使这块绿洲中的花儿永远充满旺盛的活力。又如在化学课中进行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良好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在化学课上,教师首先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让理智支配情感。其次,教师要善于以情促知,针对学生厌学现象,要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厌学转化为“好学”。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学习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还促进了学生的情感发展。
2.通过开展健康的教育活动来加强情感教育
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教育课、心理健康讲座、报告等。通过这些实用性、针对性强的教育活动,能帮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规律,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自我调节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广大学生在自身需要未得到满足和愿望未能实现时,会用一些调节情绪的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迁移不良情绪,排除心理障碍,消除心理挫折,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直接感受正面的情绪体验。如创造性地开展孝敬教育活动,孝敬教育意在让学生从孝敬父母这一最基础的道德起步,唤起学生“孝亲敬老”的情感,驱使学生从爱父母、爱家庭迁移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即爱父母要有孝心,爱他人要有关心,爱社会要献爱心,爱祖国要效忠心。
3.通过创造教育环境来加强情感教育
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应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受到教育熏陶和启迪,在潜移墨化中认知明理。如教育环境氛围的利用,精心规划、开设绿色植物角、图书角、卫生角、法制角、书法角、丰富多彩的黑板报等,教室干净整洁,走进去就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教室的每个角落都成为激励学生爱祖国、家集体、爱劳动、奋发向上的阵地。
4.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来加强情感教育
通过与社会中的人与事零距离的接触,学生能感受到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个体的行为举止和思想意图必须与公共道德协调统一。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体验高尚的愉悦,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评价,形成自我认识,才会获得正确的经验,从而把思想认识顺利转化为行为动机,认识到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否得到协调发展,在于自己能否不断地追求和完善,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情感培养。
总而言之,高职高专学生的情感教育,必须在在校期间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培养、教育,采用疏导、启发的方式,创造宽松的氛围,因势利导,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达到心灵的健康协调。
参考文献:
情感行为心理学范文4
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
作为人类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音乐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息息相关。情感是音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音乐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当今已成为一种趋势。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著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
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需要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物理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撑的,并且,在实证研究的根基上结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将因果模式与阐释模式融会贯通起来。
此外,音乐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产物,随着音符的流动展示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精髓。音乐是灵动的,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丰富情感,让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的精髓不谋而合,或许音乐的本质也是自然灵性的体现。音乐的这些特征是与人本主义的思想相通的,尤其与倡导灵性的回归、重视精神层面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一拍即合。如果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强音乐情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再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沛,苏洁.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研究[J].心理科学,2007(6).
2、周新叶.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2005(4).
3、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4).
4、赵冬梅,刘志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
5、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7(3).
6、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7、郭学智,李荣有.论音乐认知[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情感行为心理学范文5
关键词: 高职高专学生 情感教育 情感缺失 培养途径
当代情感教育理论指出,情感是个体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的适应机制,认识发生的动力机制,行为选择的评价机制,生命的享用机制”。因此,情感本身就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有着其他心理素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高职高专学生即将面临的是就业、人际关系的心理压力,若在校学习期间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将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都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这个时期是高职高专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就显得更加重要。
在校期间,教师通常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使学生在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作为教育者,必须充分地认识和了解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心理指导。有效转化学生的不良心态和情感的缺失,为将来就业、走向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基于此,本人探求了建立和培养良好情感教育的途径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一、情感缺失的原因
很多高职高专学生在中学阶段由于学习基础差而常常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指责和抱怨以及成绩好的同学的轻视,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心,认为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低人一等,内心有一种失落感和自卑感,缺少一种学习的动力。再加上中学阶段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他们往往厌学,没有进取心,知难而退,对自己的前途没有计划,没有求知的愿望,缺乏求知感和求美感,最后因为就业形势的严峻、就业压力的过大,导致普遍存在悲观消极的心理。就此现状而言,从高职高专学生入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就要对他们加强情感教育,采取相应的方法,使情感教育渗透在每个教育教学环节、教育活动中,进而使学生毕业后,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建立和培养良好情感教育的途径及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强高职高专学生正确的情感教育。首先学生的情感的发展应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实现,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发生变化,走向新的高度。其次学生的情感发展需要学习。通过学习,人才能控制情绪,对自身的情感有正确的认识,作出恰当的评价。正确的情感教育的建立和培养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通过课堂教学来加强情感教育
课程是引导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桥梁,而课堂是载体。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和建立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氛围,渗透正确的情感教育。如数学课中进行的情感教育,在数学课上有针对性地渗透审美知识,使学生树立任何事物都能提炼出美的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求美愿望,获得愉快的情感体会,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总而言之,数学课是一块情感的绿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情理结合,倾注自己的情,倾注自己的爱,才会使这块绿洲中的花儿永远充满旺盛的活力。又如在化学课中进行情感教育,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良好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在化学课上,教师首先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让理智支配情感。其次,教师要善于以情促知,针对学生厌学现象,要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厌学转化为“好学”。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学习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还促进了学生的情感发展。
2.通过开展健康的教育活动来加强情感教育
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教育课、心理健康讲座、报告等。通过这些实用性、针对性强的教育活动,能帮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规律,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自我调节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广大学生在自身需要未得到满足和愿望未能实现时,会用一些调节情绪的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迁移不良情绪,排除心理障碍,消除心理挫折,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直接感受正面的情绪体验。如创造性地开展孝敬教育活动,孝敬教育意在让学生从孝敬父母这一最基础的道德起步,唤起学生“孝亲敬老”的情感,驱使学生从爱父母、爱家庭迁移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即爱父母要有孝心,爱他人要有关心,爱社会要献爱心,爱祖国要效忠心。
3.通过创造教育环境来加强情感教育
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应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受到教育熏陶和启迪,在潜移墨化中认知明理。如教育环境氛围的利用,精心规划、开设绿色植物角、图书角、卫生角、法制角、书法角、丰富多彩的黑板报等,教室干净整洁,走进去就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教室的每个角落都成为激励学生爱祖国、家集体、爱劳动、奋发向上的阵地。
4.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来加强情感教育
通过与社会中的人与事零距离的接触,学生能感受到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个体的行为举止和思想意图必须与公共道德协调统一。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体验高尚的愉悦,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评价,形成自我认识,才会获得正确的经验,从而把思想认识顺利转化为行为动机,认识到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否得到协调发展,在于自己能否不断地追求和完善,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情感培养。
总而言之,高职高专学生的情感教育,必须在在校期间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培养、教育,采用疏导、启发的方式,创造宽松的氛围,因势利导,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达到心灵的健康协调。
参考文献:
情感行为心理学范文6
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
作为人类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音乐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息息相关。情感是音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音乐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当今已成为一种趋势。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着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
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需要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物理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撑的,并且,在实证研究的根基上结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将因果模式与阐释模式融会贯通起来。
此外,音乐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产物,随着音符的流动展示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精髓。音乐是灵动的,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丰富情感,让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的精髓不谋而合,或许音乐的本质也是自然灵性的体现。音乐的这些特征是与人本主义的思想相通的,尤其与倡导灵性的回归、重视精神层面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一拍即合。如果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强音乐情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再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沛,苏洁.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研究[J].心理科学,2007(6).
2、周新叶.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2005(4).
3、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4).
4、赵冬梅,刘志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
5、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7(3).
6、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