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的自我意识问题 工作重、压力大……医护人员如何从身到心做好自我保健

2024-01-28 03:32:00 来源 : haohaofanwen.com 投稿人 : admin

下面是好好范文网小编收集整理的医护人员的自我意识问题 工作重、压力大……医护人员如何从身到心做好自我保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护人员的自我意识问题

最近半年,新冠肺炎肆虐,我国几万名医务人员奔赴前线,迎难而上,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付出最终换来了抗疫工作的成功。在这里,我们不呼吁牺牲奉献,而是希望医护人员能更好地关爱自己的身心健康。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平日工作强度就很大,在疫情中也是最容易感染的群体;要保障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医患同心才能战胜疾病。医护人员要做好自我保健、增强体质,不仅在当下尤为重要,也是要贯彻一生的事情。像钟南山院士那样一身肌肉的健康体魄也许不是每个医疗人员都能具备,但是至少要有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本期,我们汇总了医护人员自我健康管理方法、心理韧性训练和对抗抑郁症/抑郁情绪的方法,希望能为各位工作繁忙、心理压力巨大的医护人员提供一份指南,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照顾好自己。

一、五大原则、两个工具——助力医护人员的自我健康管理

近期,爱思唯尔(Elsevier)在家庭医疗领域的期刊Family Practice Management发表了一篇文章,由美国社区及家庭医学教授Dr. Pipas专门为医生制定了照顾自己的方案。医疗工作者平日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往往疏于自我保健。有医生建议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培训,以减轻医疗人员的负担;并认为卫生保健组织应该追求“四重目标”,除了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改善人群健康和降低医疗成本这三个目标外,应更关注医疗人员的健康。我们都知道美国人很注重人权,但在文中,作者也认为医生们不能总等着组织做出改变,医疗工作者也应学会自我保健,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健康文化。文中提到的自我保健方法涉及五大指导原则和两大工具。

五大原则 指导自我保健

不必事事完美。追求完美,但要知道并非能事事如愿。

寻求团队协作。事必躬亲并非最佳方案,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互帮互助。

正视情绪波动。人类是富含情感的,没必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衡量健康指标。定期衡量自己的健康状况,健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鼓励自我保健。照顾自己不是自私、懦弱或缺少献身精神,只有自己健康才能更好地照顾他人。

两个工具 开启自我照顾航程

(1)SWOT分析

SWOT分析评价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如表1),常用于协助规划。将个人健康进行SWOT分析的方法如下:

优势——我已经掌握或完成的与健康有关的方面(如时间管理)

劣势——我做得不够好的与健康有关的方面(如规律运动)

机遇——对我的健康有积极影响的方面(如社会支持)

威胁——对我的健康构成消极影响方面(如家人生病)

在完成SWOT分析四象限表时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专注、反思、顺应力、记日记、运动饮食、人际关系、时间管理、营造健康的环境、适应变化、目标优选、认知重建、庆祝/感恩。

表1. SWOT分析四象限表

(2)个人健康改善计划(Personal Health Improvement Plan)

SWOT分析后,选择一个关注点提高自己。确定可能影响进展的因素,确定实施步骤,利用PHIP计划表进行记录,如表2。每一次只专注于一个目标并坚持1个月。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超人,而是不断地改进自身的健康状况。

表2. 个人健康改善计划表

二、医护人员都应该掌握的“心理韧性”训练

暴力伤医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几乎影响到所有医疗保健机构中的医务工作者。然而,中国医务人员遭受暴力伤害的规模、频率和危害性尤为严重。最近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伴随着疫情下依然存在的医患冲突、医疗物资和防护用具的紧缺、面临着被感染的风险冲锋陷阵的医护人员们肩上的负担骤增,身心压力都不是常人可想的,但他们做到了。

引用奥斯勒医师(Sir William Osler)的名言:

“无论内科还是外科,没有任何品德能与冷静相抗衡——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冷静和专注,应有暴风中的镇定自若以及危急时刻的冷静判断。

In the physician or surgeon, no quality takes rank with imperturbability —— coolness and presence of mind under all circumstances, calmness amid storm, clearness of judgment in moments of grave peril.”

对于经常面对突发情况的医护人员来说,如何“在暴风雨中保持冷静”是一个长久以来的命题。但我们必须时刻认识到,医护人员首先也是普通人,要想达到如此境界谈何容易?尤其是在处理临床急危重症的过程中,每一位医护人员都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心理压力。焦虑、紧张等情绪既是“兴奋剂”,又是“精神毒药”,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损害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尤其对于青年医师来说,除了要在临床多磨练、多经历外,也亟需“心理韧性”和思维等方面的训练。心理方面的支援可以更好地帮助医护人员提高应对医疗紧急情况的表现。

对于经常面对突发情况的医护人员来说,如何“在暴风雨中保持冷静”是一个长久以来的命题。但我们必须时刻认识到,医护人员首先也是普通人,要想达到如此境界谈何容易?尤其是在处理临床急危重症的过程中,每一位医护人员都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心理压力。焦虑、紧张等情绪既是“兴奋剂”,又是“精神毒药”,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损害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尤其对于青年医师来说,除了要在临床多磨练、多经历外,也亟需“心理韧性”和思维等方面的训练。心理方面的支援可以更好地帮助医护人员提高应对医疗紧急情况的表现。

例如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如“心肺复苏”),往往压力重重,尤其是对那些还处在训练阶段的新手医护人员而言。研究表明,住院医师们害怕“紧急抢救”,在模拟抢救中亦可能出现操作能力下降和无助、焦虑的表现。在对医护人员进行“紧急抢救”相关的焦虑自评中,医护人员的焦虑水平甚至高于住院的精神病患者!

年轻医护人员的这些临床压力仅仅是因为他们的临床经验不足吗?未必!丰富的经验或许可以帮助他们减轻这些压力,但唯有强大的内心才能赋予医护人员“铠甲”,因此,对医护人员进行意志力和心理应激应对技巧训练才是武装医护人员的首选策略。

心态,或心理韧性(mental toughness)训练的重要性已经在其他高压行业得到认可,例如:竞技体育、军事、警务、消防。早在30年前,就有人建议将心理技能训练融入到外科手术的训练中。这种积极主动的训练方法在当代医学和外科训练中获得了持续关注,尤其是在运动心理技能训练领域;但受限于其专业和特殊心理技能训练的实用性(比如心理实践),这些领域大都缺乏综合性的训练。

作者认为,通过提供综合性的心理技能和心理韧性训练(名为“Code Calm training”)的课程,能够促进住院医师和内科医生的学习和急诊技能,既有价值又很必要。这种训练的目的是多重的,包括:

● 提供心理技能的基础训练以提高对临床技能的学习、应用和决策能力;

● 提供在极端压力下保证临床技能顺利完成的方法;

● 防止重要但少用技能的退化;

● 提高医生在人际交往、大查房和出庭作证中的表现。

考虑到当前社会对医护人员健康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以及医护人员职业倦怠问题的日益严重等现状,作者认为这些技能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适应能力。心态训练可以减轻创伤事件对医护人员的影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心理韧性或心理技能训练的内容应包括一些基本概念,例如:躯体唤醒与操作水平的本质、压力决策和最佳表现状态;此外,还应包括一些特殊技巧,例如:唤醒水平的控制和自我调节技术、认知控制、增强操作水平的心理暗示,以及重置/重新调整心态的策略。

如前文所述,心理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已在其他需执行重大任务的行业得到证实,同时在医疗行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当然,心理技能训练不能替代临床和技能培训中所获得的经验,我们更建议将这些技能训练与当前的临床课程相结合起来,以提供一种真正全面的方法以备战充满挑战的医疗生涯

三、医护人员也要警惕抑郁症

与前几年相比,大家对抑郁症的了解以及对抑郁症患者的理解均有所提升,但是,您是否真正了解抑郁症呢?作为医护人员,您又是否足够关注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呢?抑或您也在承受着抑郁症的痛苦?渡人渡己,医护人员也应该全面了解抑郁症,定期做自我情绪疏导、及时察觉抑郁情绪。如果您已经有抑郁情绪或抑郁症状,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及专业心理治疗外,在生活中是否有其他辅助治疗方法呢?

近期,爱思唯尔(Elsevier)在心理学领域的医学期刊Psychiatry Research上刊登了一项相关研究,揭示了体育锻炼对抑郁症患者的积极作用

抑郁症是什么?

抑郁多指暂时性的情绪低落等情绪;抑郁症则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情绪低落,而是一种复杂、严重的情感障碍,以显著、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睡眠障碍等表现。

为什么抑郁症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

WHO数据显示:

抑郁症是导致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的第二大原因,它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精神健康;

抑郁症是自杀率最高的精神疾病,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患者的自杀倾向往往很高,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给其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注:伤残调整寿命年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两部分。DALY是生命数量和生命质量以时间为单位的综合度量。)

对于抑郁症患者,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及专业心理治疗外,在生活中是否有其他辅助治疗方法呢?

答案是肯定的。研究指出,体育锻炼除了可以强身健体外,还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但是MDD患者能否从中获益仍存在争议:一方面是患者缺乏动机,很难开始体育锻炼;另一方面是患者容易中途放弃

在该研究中,通过采取计步器及国际体力活动量表的方法评估MDD患者进行体育锻炼的效果,结果发现,体育锻炼确实能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体能消耗,尽管如此,整体而言,体育锻炼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利大于弊。

如何锻炼也是门学问!

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恰恰与患者的身体机能及体能消耗相关——MDD患者很可能无法做到或长期坚持体育锻炼,针对这个问题,是否有方法来改善呢?研究人员发现,与缺乏锻炼的人相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很少出现体能消耗带来的疲惫感,这也就意味着如果MDD患者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体能消耗所带来的不适,从而增加抑郁症患者坚持体育锻炼的可行性。

医护人员和患者是并肩作战、共同抵抗病魔的战友,保护医生就是保护千千万万的患者。在当前暴力伤医、疫情防控常态化、负面社会新闻多重存在的状况下,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强度可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程度。尽管通过多方的不断努力,现在我国的抗疫工作全面迎来了胜利,医护人员的身心压力依然存在。医护人员一定要照顾好自己,除了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心理韧性训练、积极进行自我情绪疏导和体育锻炼之外,我们更呼吁一个系统、具体、可实施的解决方案尽快落实,从根本上保护中国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各方面权益。

想看更多权威有趣的医学前沿知识?请关注爱思唯尔医研社知乎机构号,等你来呦!


相关文章

专题分类